点点焊花紧随追梦的路——记九冶巾帼标兵周敏

张千红
2020-08-17


九冶巾帼标兵——周敏

坚毅的眼神,闪烁的弧光,飞溅的焊花……见到她,她正左手执试板,右手握焊枪,身着蓝色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全身贯注在施焊。要不是亲眼所见,这位平时看起来活泼大方,普普通通的姑娘,很难想象她在工作中表现出如此的坚韧和冷静。她就是周敏,现汉中公司安装分公司一名普通的电焊工。

自2007年进入九冶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电焊工工作整整11年了。从一个对电焊一无所知的姑娘,一步步成为焊工技师和技术能手,她的每一步足迹都留下了辛勤耕耘的汗水。与她交谈中,周敏一直积极乐观,当问起她对工作有没有感觉枯燥乏味时,周敏摇摇头,圆圆的脸蛋露出坚定而认真的表情,她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一直在电焊工这个岗位上干到退休,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喜欢这个工作” 。

2007年, 25岁的她跟随丈夫到新疆和静县金特钢铁项目部工作。第一次看到别人施焊时发出的点点焊花,周敏特别感兴趣,觉得挺好玩的。但当她亲自握住焊枪进行施焊时,无数的焊花小星星扑到她身上、脸上、胳膊上,刺得眼睛都睁不开,虽然心里有点害怕,但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来,被焊光灼伤的眼睛好几天都红肿红肿的。为了跟师傅学好基本功,她勤学勤问,师傅操作时她在一旁观察焊接动作,谨记在心反复练习,别人休息时,她也在仔细研究焊工操作理论知识,反复琢磨焊接技术。就这样,她与这个操作既简单又复杂的岗位较上了劲。

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周敏分别在首钢曹妃甸、河北廊坊项目部从事电焊工工作。在这期间,她更加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决心,她觉得,要想干好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坚持。项目部条件非常艰苦,不但长期回不了家,照顾不了年幼的女儿,而且还要跟男同志一样在现场进行露天作业,不管风吹日晒,从不怠慢。每天她都刻苦钻研实践操作,遇到问题仔细琢磨,反复练习,她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多小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最佳焊接方法,她的胳膊和腿上到处是烫伤的疤痕。尤其到了夏天,由于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身体出汗频繁,被焊渣烫伤来不及愈合的伤口,经汗水一泡,疼痛难忍。然而,作为项目部唯一的女焊工,她从没有退缩过。

2010年,在一次高炉施工过程中,周敏在接到更换转炉气化烟道这个任务的时候,虽然心里有点害怕,但仍然一点儿也没有犹豫,迅速套好安全带就爬上了距离地面七八米高的狭窄作业面上进行施工。还有一次,她又接到一项更艰巨的任务——给重达十几吨的立柱上焊上吊鼻,方便后期施工。这一次对周敏来说是一次很严峻的挑战,要想这次工作不留后患,必须认真对待,于是她操作时仔细观察,细心琢磨,在地上一蹲就是两个多小时,施焊完成后,项目经理看着成功起吊的立柱笑着夸赞她手艺越来越好。周敏开心一笑,看着自己成功施好的焊吊,自己心里也有些成就感,这更加激起了她对焊工工作的执著和热爱,也就是这一年,她终于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

2015年8月周敏被焊培中心老主任选拔参加九冶首届“助力杯”电焊工技能大赛,第一次参加比赛,内心难免有些紧张。为了能够尽快提高焊接水平并顺利参加比赛,周敏白天跟着师傅练习焊接,趴在地上观察灭弧时间,研究运条方法,晚上继续加班学习理论知识。曾有一天,她在试板上蹲了7个多小时,掉烧了10公斤的焊条。刻苦扎实的强化训练,加上师傅们的细心教导,她掌握了许多新技巧,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次电焊工技能大赛中,他顺利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初尝成功,周敏深深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焊工,就要打破常规,要不断地学习,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经验,敢于在失败中总结教训,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就这样,周敏孜孜不倦、锲而不舍。2016年在陕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类大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荣誉只代表一个人过去的成绩,师傅的赞扬和领导的好评并没有成为她炫耀的资本,而是转化成了不断努力,继续攀登的动力。她说,在九冶工作的这些年,她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尤其在焊培中心,学到的是不光是技术方面,她的精神思想也得到了深刻启。每天早上的晨练,师傅领读的焊培精神文化,让她难以忘怀。她之所以有这样好的成绩,离不开九冶的文化和师傅的教导,她感谢领导给她这次机遇,更感恩企业给她这样一个发展的平台。


阅读488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