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有温度”的安全阀——记陕建三建集团第五工程公司优秀项目安全员刘振武

靳佳妮
2025-11-12

记陕建三建集团第五工程公司

项目优秀安全员刘振武


在机器轰鸣、钢筋林立的建筑工地上,安全是永恒的生命线。陕建三建集团第五工程公司项目安全员刘振武,自2022年加入集团公司以来,便将自己化为一道“有温度”的安全阀,以高度的责任感守护着工地的平安,书写了一段从青涩学子到“安全守护者”的成长故事。



一、淬火成钢:从理论到实践的“速成骨干”       


初入工地,刘振武没有畏惧现场的庞大与复杂,而是将书本理论扎根于实践土壤。他从最基础的规范学起,从最细微的隐患查起,坚信“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生命”。日复一日地巡查、提醒和纠偏,让他迅速褪去稚气,练就了一双洞察隐患的“火眼金睛”。

在参与重点机场项目建设时,一处深达24米的基坑让他深感责任重大。他迎难而上,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勤学苦钻,仅用两三个月就系统掌握了深基坑安全管理的核心要领,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二、创新标杆:复杂机械集群的“秩序管理者”     


面对施工现场机械云集、交叉作业带来的极致挑战,刘振武展现出了优秀的管理才能。在咸阳国际机场GTC及轨道预留工程中,现场有塔吊27台、大型履带吊6台、汽车吊55台、折臂吊10余台,高峰期1台塔吊需同时与7台塔吊、6台吊车协同交叉施工,安全风险极高。转战中兆安置小区项目后,南地块同样面临9台塔吊、13台施工升降机交叉作业的复杂管理局面。

面对如此庞大的机械集群,他没有退缩,而是主动牵头,建立了机械设备统一管控台账。这套台账系统清晰地记录了每一台机械的检查周期、故障记录、整改跟踪及责任人,将看似混乱的机械管理变得井然有序、有据可查。这一做法成效显著,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确保了机械安全,很快便在工程公司范围内作为先进标杆被推广学习。


三、铁面柔情: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文化传播者       


在刘振武看来,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安全意识成为每个人的自觉。他深知,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为此,他从细微处营造安全文化:一张张醒目的安全海报、一句句暖心的警示标语、一场场震撼人心的警示教育会、一次次耐心的一线指导……他让每周的安全例会不再流于形式,而是成为凝聚共识、解决问题的平台。渐渐地,安全规章制度内化为了作业人员的行为习惯,在工地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广泛共识。


四、载誉而行:用实干书写闪光的青春荣誉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刘振武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和全面的个人素质,赢得了各级组织的认可,收获了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2022年他参与的项目荣获集团公司标准化设施评比“一等奖”;2023年再获该项目评比“二等奖”,个人荣膺“西安市建筑企业优秀安全员”称号;2024年先后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青年当先”演讲比赛中获得“最佳表现奖”,荣获项目标准化设施评比三等奖,个人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青年管理者”。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既是他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对其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的最佳印证。作为青年楷模,他既能以精彩演讲传播安全理念,又能以管理者的身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实现了从业务能手到管理骨干的完美蜕变,用实干与担当诠释了新时代青年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五、守望团圆:舍小家为大家的“暖心守护者”     


安全员的职责,背后是千百个家庭的幸福团圆。春节期间,他选择留守工地,与工友们并肩守岁。除夕夜与父母视频,母亲看到他身后的简易工棚,哽咽地嘱咐:“注意安全啊,忙完了早点回家。”他笑着安慰父母:“别担心,等我忙完工地上的事,一定早点回去!”放下电话后,他毅然坚守到了工地一线。镜头内外,泪眼相望。这泪水,是亲情的不舍,更是对责任的深刻理解。他守护的不仅是工程的安全,更是无数个家庭的圆满。

“每个工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工友们常互相打趣:“小心点儿,别让刘振武逮着喽!”这句玩笑背后,是大家对他工作的信任与认可——都知道他不是在“找茬”,而是在真心实意地守护每个人的平安。

“要做,就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安全员。”这是刘振武不变的初心。他用一千多个日夜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责任,用创新与担当筑牢了防线,更用真诚与温暖赢得了尊重。在他身上,安全不再是冷冰冰的条规,而是一场有温度的守护。他是工地上当之无愧的、最可靠的那道“安全阀”。







阅读15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