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东大地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上,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坚定的身影——陕建一建集团第一公司宁德动力电池结构件及新材料项目技术负责人姜耀飞。

自2014年走出陕西理工大学校门加入陕建一建集团第一公司,十年间,他从施工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领军者,用实干诠释着新时代建筑人的责任与担当。
十年磨一剑 扎根一线练真功
翻开姜耀飞的职业生涯履历,每一步都踏石留印:从平利县第二中学项目的施工员起步,到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新区建设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再到杨凌秦琪广场、中贸项目、高陵玫瑰园等重点项目,直至如今的宁德动力电池结构件项目等,九个项目的淬炼,让他从青涩学子蜕变为技术骨干。

“证书是能力的见证,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工作以来,他先后取得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岗位证书,考取二级建造师(市政)、一级建造师(建筑)执业资格,获评工程师职称。这些资质背后,是他对专业不懈的追求。
创新攻坚 破解技术难题
在宁德项目建设中,面对不均匀岩性地基导致管桩无法施工的难题,姜耀飞组织勘察、设计专家多次现场踏勘,最终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成功破解困局。针对高支模、异形结构柱等复杂结构,他带领团队优化模板支撑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精益求精,施工安全筑牢防线。

“技术工作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他主持完成五项集团科技研发课题,参与编制的《里坊制群体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陕西省建设工程科技进步一等奖。更拥有国家专利4项,国家级QC成果2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十余项,两次获得集团BIM竞赛三等奖。


精益求精 实现技术创效
在宁德项目现场,姜耀飞推行的室外道路永临结合、屋面结构找坡等技术创新措施成效显著。经测算,通过系列技术创效举措,累计为项目节约成本约154万元。
他不仅将创新应用于工程实践,更积极参与企业标准建设,参与编制集团《施工方案编制模板》《质量检查指导手册》等标准化文件,推动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 的良性循环。


从三秦大地到闽东山海,改变的是地域,不变的是匠心。姜耀飞用十年坚守证明:最美的建筑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的构筑,更是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的梦想之花。在新时代的建设征程上,他将继续以技术为笔,以现场为纸,书写更多精品工程的动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