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记陕建九建集团孙卫波

曹聪颖
2025-10-10

开栏语

十五年砥砺奋进,我们在时代浪潮中踏浪而行;十五年风华正茂,我们用奋斗书写企业成长的答卷。

十五载征程里,总有一些身影让人铭记——他们是深耕一线的坚守者,是勇闯新路的开拓者,是默默奉献的担当者,他们是企业精神的践行者,更是照亮前路的“灯塔”。

即日起,陕建九建集团党委宣传部推出“榜样的力量”人物专栏,走近这些平凡却闪耀的身边榜样,聆听他们与企业共成长的故事,感受他们用初心筑梦、用实干兴企的力量。


清晨六点半,陕建九建集团榆林广榆陕北土特产交易中心项目的工地上已经有了孙卫波的身影。这位刚满30岁的质量员,正拿着卷尺仔细检查钢筋绑扎的间距,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晨光里闪着光。从2019年入职至今,这是他在工地上度过的第六个年头。

还记得刚踏入建筑行业时,孙卫波被分配到了集团耀泽•碧云苑项目,学测绘工程的孙卫波挠着头皮笑称:“连图纸都看不懂,师傅教的术语像听天书。”那段时间他的兜里总揣着个笔记本,白天跟着工人师傅跑现场,把“箍筋加密区”“保护层厚度”这些词一个个记下来,晚上在宿舍里对着规范手册逐字啃。大家常看见他的宿舍深夜还亮着灯,桌上摊着画满红线的图纸和一摞笔记本。

两年“恶补”让他脱胎换骨。在榆溪上郡南苑项目,他主动接过生产调度的担子,每天清晨排好材料进场计划,中午盯着混凝土浇筑,傍晚汇总施工进度。有次暴雨冲垮了临时便道,他带着工人冒雨抢修,浑身泥泞地守到凌晨,确保第二天材料能按时进场。年底评上分公司“先进工作者”时,他只说了句:“大家信得过,我就得多干点。”

如今的孙卫波有了个响当当的外号——“铁尺子”。在府谷中南东望府项目检查时,他发现有栋楼的模板表面平整度超过规范5毫米,当即要求返工。分包老板跑来说情:“孙工,差这点不影响啥。”他却蹲在地上指着缝隙说:“现在差5毫米,浇筑后可能就差5厘米,住着能安心?” 硬是陪着工人整改完成,直到三次复检全部达标。经他手的楼栋,实测实量合格率从没低于95%。

今年年初,孙卫波接到调令,同时负责广榆御水轩和广榆土特产两个项目。于是他每天早上先去土特产项目看混凝土养护,下午赶去御水轩项目检查内墙涂料施工。有次两个项目同时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孙卫波在两个工地间不断来回跑,鞋子磨破了边也没察觉。“项目上人手紧,我多跑点,大家就能松快点。” 他抹了把汗,眼里透着一股子韧劲。

夕阳西下时,孙卫波终于歇下来喝口水。望着工地上拔地而起的楼群,他的笑容格外踏实。“干这行就得沉下心,每块砖、每根钢筋都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全。”这个年轻的质量员,正用脚步丈量着工地的每一寸土地,把青春和汗水浇筑进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里。



阅读14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