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建二建集团新疆公司 崔孝武
在那广袤无垠的戈壁之上,灰黄的大漠如一块巨大的沉默画布,单调地铺展向天边,恰似大地用沉默堆砌而成的厚重壁垒。天空蓝得凛冽,阳光如针般刺目,无情地炙烤着每一个人的视线和肌肤。我们这群在筑梦戈壁的陕建二建儿女,每日都与钢筋水泥为伴,机器的轰鸣声宛如亘古不变的背景音,淹没了无数人的思念,也消磨了岁月里诸多光阴的细节。
那天,热风裹挟着沙尘,像一条条张牙舞爪的黄龙,在工地周围肆意盘旋游走。忽然,一串熟悉的乡音穿透了机器的嘈杂与风的呼啸,从远处悠悠飘来。起初,我还怀疑是自己听错了,可那熟悉的调子,分明就是陕西话!我猛地转头望去,在尘沙飞扬的尽头,几位熟悉的身影正从车上下来——竟是集团领导顶着烈日、千里迢迢地赶到了工地。那声音瞬间化作了久旱逢甘霖的欣喜,在我们干渴的耳中激起一阵带着酸麻的暖意。他们手中提着降温饮品,还有还抱着硕大的西瓜,绿油油的瓜皮上沾着灰土,却好似从故乡捎来的珍宝,格外引人注目。“大家辛苦啦!”领导们的声音带着粗犷的秦腔韵味,在风沙中清晰得如同洪钟。一位年轻的技术员赶忙接过西瓜,手指轻轻摩挲着瓜皮上细密的纹路,眼神竟有些发怔。那纹路,恍惚间就像母亲在灯下缝衣时,针脚细密铺展的纹路,刹那间,他的眼眶微微泛红,仿佛被风沙迷住了一般。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那是一种犹如小孩见到家长般的激动。曾经,在这荒芜的戈壁滩上,他独自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心中虽有坚守的信念,却也时常感到孤独。而此刻,领导们不远千里赶来,带着浓浓的关怀,这让他内心的感动如潮水般汹涌。他仿佛看到了远方温暖的家,看到了父母那充满爱意的面容。他紧紧抱着西瓜,手指用力地抠进瓜皮里,指关节都泛白了,像是生怕这突如其来的幸福会转瞬即逝。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想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我赶忙端上一杯白气袅袅升腾的热茶,领导接过杯子,并没有立刻喝,而是温和地询问我们:“吃住咋样?活儿还顺心不?”我搓着粗糙的双手,一时竟激动得语塞,只是一个劲儿地笨拙点头。茶水腾起的热气氤氲开来,模糊了领导关切的面容,也模糊了我的视线——在这荒芜之地,仅仅是几句乡音,竟让这里瞬间化作了无比可亲的天地。
夜幕降临,白日里灼人的热浪渐渐退去。我坐在宿舍的小桌前,打开日记本,台灯昏黄的光晕温柔地笼罩着笔尖。笔尖沙沙作响,墨迹流淌:“爸妈,今日集团领导来工地了,带着西瓜,说着咱家乡话,工地上热闹得跟过年似的……”。搁在桌角白日里那杯热茶,此时早已凉透,可我的心中却暖融融的,仿佛那杯茶的热量并未散去,而是深深地沉潜进血脉深处。他乡见亲人,这是无垠荒芜中最温暖的慰藉。它从耳朵钻进心里,无声地重新点燃了散落在戈壁滩上所有孤寂的灯。
那位年轻的技术员,此刻也正坐在自己的铺位上,手中紧紧握着信笺。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别样的神情,那是激动、是感动,更是对未来坚守岗位的坚定决心。他轻轻地抚摸着信纸,仿佛那上面承载着组织的温暖,故乡的温度。他知道,虽然身处这茫茫戈壁,但故乡从未远离,领导们的关怀就如同故乡伸出的温暖之手,给予他力量。他在心中默许,坚守大漠,干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不辜负故乡的牵挂。
笔在纸上走着,我字字句句仔细写着,仿佛要把这轮戈壁明月也折进日记里。此刻墨痕所至,皆因那熟悉的声音再度唤醒了故乡的体温;这滚烫的体温,足以使人在万顷沙海中心,重新辨认出那条通往灯火的路——它蜿蜒向前,在风沙的尽头,正接通着无数个同样被点亮的、望乡的窗口。而在这温暖的回响中,我们将继续坚守在戈壁滩上,描绘陕建二建集团的精彩,书写属于我们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