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者 · 风采》
深入城市建设,走近最美人物
人 物 | 张瑞龙
初入陕建六建集团,张瑞龙便一头扎进了项目一线,开启了他的磨砺之旅。在西安白桦林明天项目,他以施工员的身份,从最基础的工作学起,每日穿梭于施工现场,熟悉施工流程,与工友们并肩作战,积累实践经验。而后,在汉中陕飞931物流中心项目担任质量员期间,他更是一丝不苟,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用严谨的态度守护着工程的品质底线。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汉中南关正街棚户区改造项目中,他先后担任栋号长、总工长,开始负责更为复杂的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这些早期的经历,为他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张瑞龙迎来了重要的一个挑战,参与西部科技创新港高端人才生活基地小户型住宅项目的建设,先后担任生产经理、项目经理。该项目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率高达62%,是西北地区装配率领先的住宅项目之一,对于推动陕西省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非凡。
项目启动之初,张瑞龙便带领项目管理人员迅速展开行动。他深知,精准定位和精心策划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他们深入研究项目特点,对生产、安全、质量、商务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规划与统筹安排。秉持着“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控制、一次成优”的理念,将“五化一达标”深度融入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立志打造标准化示范工地。
然而,施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预制构件运输的重型车辆在狭窄的施工现场往来穿梭,轰鸣的引擎声与地面震颤交织,每辆车载着重达数十吨的混凝土构件,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事故;吊装作业区更是险象环生,重型预制构件的频繁起落,钢索紧绷的吱呀声与吊臂转动的嗡鸣,时刻考验着安全防线。面对前所未有的管理压力,张瑞龙连夜召集技术团队,在布满图纸的会议室里反复推演,并带领团队实地勘察周边道路,结合交通流量规划出专用运输路线,针对吊装作业,每道工序的操作规范都要进行细化。在严格的管控下,项目最终以零事故的优异成绩顺利收官。
不仅如此,张瑞龙还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创新。在施工过程中,他们研发出多项新型安全施工措施,成功获得专利技术。其中,新型外挂架防护体系由三角支撑架、钢平台及围护栏板组成,操作简便且安全性能极高,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新型工具化可周转式上人楼梯,有效解决了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到达作业面的难题;铝模板带+独立支撑体系,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还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在张瑞龙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部科技创新港高端人才生活基地小户型住宅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项目成为西咸新区观摩工地、陕西省文明工地,荣获陕西省“长安杯”奖项、陕建集团“优良工程”、西安市绿色示范工程等多项荣誉。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是成果丰硕,斩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成为行业内的标杆项目。
2025年4月,张瑞龙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突出的贡献,荣获陕建六建集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过往努力的高度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谈及这份荣誉,张瑞龙说道:“能取得此荣誉,我深感荣幸,意味着我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一路走来,我深知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每一个困难都是磨砺的基石。在建筑领域,创新和品质是永恒的追求。我会把这份荣誉化作前进的动力,继续在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方面深耕细作。同时,我也希望能与更多青年同事携手共进,为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如今,张瑞龙肩负着新的使命,担任江西巨电项目的项目经理。面对新的项目和新的挑战,他依旧保持着那份对建筑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持续突破自我,为省外市场贡献积极力量。